肉骨茶7种国语译名 语文局征求华社意见

华语规范理事会(语范)召开线上会议,第二排左二为沙列胡丁,前排右二为吴恒灿。
(吉隆坡11日讯)肉骨茶的马来译名,要译成“Bak Kut Teh”?“Bak Ku Teh”还是“Bah Kut Teh”呢?
日前,“粿条”的马来统一译名“Kuetiau”引起华社热烈争论,如今,被喻为东南亚美食之一的肉骨茶,也出现了7个译名,包括“Bak Kut Teh”、“Bak Ku Teh”、“Bah Kut Teh”、“Ba Ku Teh”、“Ba Kut Teh”、“Bakut Teh”、“Bakuteh”。
教育部国家语文局针对马来译名粿条“kuetiau ”的热议,昨日与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(语范)召开线上会议,征求华社的意见,语范也获语文局总监授权提供肉骨茶的马来文官方规范译名。
语范将搜集资料和征求华社反馈,才向语文局提呈正式建议。
此外,语文局将代表官方与语范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,成立“华译马咨询专家委员会”,参与语文局制定华人食品译名词汇专项规范评定委员会。
会议上,语范也提呈二份工作报告书,针对已经由语文局规定及未规定的32个华人食物名词马来文译名,双方逐字展开交流讨论。
会议由国家语文局总监拿督沙列胡丁率领其部门语文发展司、字典出版主任、词汇组专家团队参与对话。
根据该理事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拿督吴恒灿表示,语范将派出八位代表加入该谘询委员会。除了吴恒灿本人,其他委员包括杨欣儒、锺啓章、黎煜才、林毓聪、何伟智、范忠星、吴明倪。其他当天参与对话会议的语笵理事包括拿汀李玉涓、黄玲玲、杨毅德及记录李浩杰。
吴恒灿也表示,在语范主席拿督马汉顺支持下,语范将向语文局提供除马来文译名建议和意见,也包括建议与语文局联合出版以下未来的译名手册:
(1)《马来人名华文译名手册》
(2)《本地水果华文译名手册》
(3)《非华裔食品华文译名手册》
(4)《各州地方与首府道路华文译名手册》
(5)《本地蔬菜与食用鱼华文译名手册》
肉骨茶贺开斋风波 陈杰毅今成美国公民

陈杰毅在3月20日成了美国公民。
(吉隆坡20日讯)2013年上载“肉骨茶庆开斋”照片而引发争议的话题人物陈杰毅,如今已成为美国公民。
陈杰毅今日在社媒X发文,展示一张自己身穿西装、手持公民证,与美国国旗合影的照片。
他写道:“经过十年漫长等待,我终于在今日成为美国公民。”
据了解,陈杰毅在2020年获得美国政府发出永久居留证。
当时他在个人脸书展示其俗称“绿卡”的永久居留证,并以简短的“兴啊(好啊),我荷包里现在有这个了”来形容当下心情。
陈杰毅与其前搭档李美玲是在2013年7月11日,在脸书上载吃肉骨茶开斋照片,因涉嫌侮辱宗教,被控煽动、引发不同宗教信徒之间的仇恨情绪,及在网站上载色情照片3项罪名,抵触煽动法令第4(1)(c)条文、刑事法典第298A条文,及电检法令第5(2)条文。
不过,他在2015年5月弃保潜逃到美国寻求政治庇护,其护照曾在2014年12月8日遭移民局撤回,他也被列入移民局黑名单内。
2016年4月,地庭裁决2人表罪成立,须出庭自辩;同年5月27日,地庭判处李美玲的煽动罪名成立,被判入狱5个月又22天。
2018年4月,高庭批准李美玲的上诉,原本的6个月监禁改以5000令吉罚款取代。
视频推荐: